廣汽菲克正式宣告破產,長沙工廠五次流拍終成歷史
7月8日,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菲克”)管理人發布最新進展通報,宣布因公司已無重整可能,根據部分債權人意見及債權人委員會討論結果,已向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長沙中院”)申請裁定破產。長沙中院于2025年6月27日正式裁定認可廣汽菲克破產,標志著這家曾以國產Jeep車型風靡一時的合資車企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管理人通報,廣汽菲克的非核心資產(如非土地、建筑物、生產設備等)已基本處置完畢。核心資產的《破產財產分配方案》已于2025年6月27日獲長沙中院裁定認可,后續將依法推進分配工作。
對于國產Jeep車型的售后服務,管理人結合審計機構及行業專家意見,已與售后服務機構達成合作草案,并計劃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目前,廣州工廠已被廣汽埃安接管用于生產純電動車型,而長沙工廠的后續處置仍依賴政府招商部門的介入。
廣汽菲克的興衰歷程
廣汽菲克成立于2010年3月9日,由廣汽集團與Stellantis集團(原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以50:50的股比共同投資設立,總投資約170億元。公司總部位于湖南長沙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長沙和廣州兩座整車工廠,設計總產能達32.8萬輛。
2015年,廣汽菲克引入克萊斯勒旗下的Jeep品牌,國產化推出自由光、自由俠、指南者等車型,迅速占據SUV市場紅利,2017年銷量達到22.23萬輛的高光時刻,廣告語“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廣為人知。
然而,自2018年起,廣汽菲克銷量持續下滑。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其銷量分別為12.52萬輛、7.4萬輛、4.1萬輛和2萬輛。2022年上半年,累計銷量不足2000輛,同比暴跌85%。截至2022年9月30日,廣汽菲克總資產為73.22億元,總負債高達81.13億元,資產負債率達110.80%,資不抵債局面徹底形成。
根據長沙中院《民事裁定書》(2022)湘01破214號-2號,截至破產申請受理日(2022年11月28日),廣汽菲克申報債權總額達100.38億元,經審查確認的債權總額為81.23億元,其中無異議債權40.44億元。而經評估,其資產清算價值僅19.15億元,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法院認定,廣汽菲克已“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且無重整、和解申請及意向投資人報名,符合破產條件,故裁定宣告其破產。
廣汽集團在2022年公告中表示,對廣汽菲克的破產清算不會對集團持續經營造成重大影響,其已計提減值準備2.92億元,并預留不超過2億元用于員工安置。
破產背后的多重因素
此前,長沙中院已于2022年11月29日受理廣汽菲克的破產清算申請,并指定北京盈科(長沙)律師事務所擔任管理人。2025年6月27日,管理人提交的《破產財產分配方案》獲長沙中院裁定認可,方案將優先保障職工債權和稅款債權,普通債權清償率預計較低。
廣汽菲克的破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股東矛盾激化2022年1月,Stellantis集團單方面宣布計劃將其在廣汽菲克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并聲稱已獲廣汽集團同意。然而,廣汽集團隨后明確否認,并指出雙方仍在協商中。最終,2022年7月,Stellantis集團宣布與廣汽集團協商終止合資公司,未來將通過進口渠道在華分銷Jeep品牌車型。股東間的戰略分歧和信任危機加速了廣汽菲克的衰亡。
產品競爭力下滑廣汽菲克的產品矩陣長期以SUV為主,但缺乏電動化布局。2018年,Jeep品牌因“燒機油”、變速箱頓挫等問題登上央視3·15晚會,口碑嚴重受損。此外,隨著自主品牌(如哈弗、坦克)和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廣汽菲克未能及時調整產品策略,導致市場份額被蠶食。
資產處置困境廣汽菲克的核心資產——長沙工廠(年設計產能超30萬輛)曾五次公開拍賣,但均因無人報名而流拍。首次拍賣起拍價為19.15億元,第五次降至9.92億元(近乎五折),仍無人問津。管理人表示,長沙工廠多為燃油車產線,不符合當前車企智能化、電動化的制造需求,大規模改造成本高企,意向接盤方難以承受。
行業啟示:合資模式下的戰略協同挑戰
廣汽菲克的案例為汽車行業敲響警鐘。近年來,廣汽三菱、長安馬自達等二線合資品牌銷量均大幅下滑。以長安馬自達為例,2025年6月銷量同比下滑40.3%,主力車型阿特茲幾近停產。
業內認為,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缺乏技術儲備和本土化能力的合資品牌將面臨更大挑戰,若無法實現戰略協同、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將面臨被淘汰風險。廣汽菲克的失敗不僅源于產品競爭力不足,更暴露了中外股東在股權、管理及戰略方向上的深層矛盾。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廣汽菲克的破產進一步凸顯了新能源轉型的緊迫性。對于Stellantis集團而言,Jeep品牌的國產化嘗試以失敗告終,其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或將轉向進口渠道及與其他合作伙伴的輕資產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