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喊話國產車:你會的我三年學會,我會的,你10年學不會
注今年上海車展的朋友,一定會在車展上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實,那就是這一屆的車展,基本上以電車為主,燃油車沒太多存在感。
而國產電車則在各種電車中搶了風頭,很多人表示,這或代表著落后歐美百年的國產汽車工業,終于憑借著電車時代崛起了。
這句話聽起來非常爽,特別有點像網絡小說中的爽文那樣,一直聽就一直爽。
但是在這背后,我想很多人可能低估了傳統燃油車的實力,同樣也高估了國產電動車的實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近日有一家傳統燃油車巨頭,喊出的一句話,或許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這家車企就是沃爾沃,它在上海車展上國產造車新勢力宣戰: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
這話要怎么理解?
我們知道燃油車時代,汽車的三大件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這三大核心技術國產車確實差很遠,并且真的短時間內也學不好,學不會。所以國產車在傳統燃油車時代確實有點拉垮。
但到了電動車時代,大家認為三大件是自動駕駛、三電技術、智能座艙了。而大家認為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三電技術上,國產車相比于傳統燃油車機,更有優勢。
但是這真的就是電車的三大件了么?傳統燃油車企們,在這些上面就真的沒有優勢了?恐怕并不是的。
正如沃爾沃所言,如果這些燃油車巨頭,愿意去學,三年肯定能學會的,畢竟國產造車新勢力們也不過幾年光景,這些巨頭們有錢,有人,又可以整合全球技術,還不一定需要三年,就可以搞定,畢竟大家電池都是買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好、智能座艙也好,都可以找供應鏈,誰又比誰差了?
但相反,傳統燃油車們,的綜合硬實力,國產車們過去幾十年都沒學會,現在短時間之內,也同樣學不會,比如造車工藝以及整體的綜合產品力表現等等。
對于一臺汽車而言,綜合實力才是真正的硬實力,比如機械素質,底盤、裝配、操控、整車品質等等,至于智能座艙、自動駕駛這些,還有國產車們最喜歡的冰箱、彩電、大沙發,這些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如果機械素質不夠好,這些再好也沒意義。
所以,我們別高估了國產電動車的實力,也別低估了傳統燃油車的實力,如果真的被逼急了,這些傳統車企鐵了心搞電動車,未必就真的差一些,只不過現在他們不愿意放棄燃油車市場,沒有孤注一擲的投身電動車市場而已,你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