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無人駕駛出租車投入運營
關鍵詞: 智能網聯汽車 L4級自動駕駛 商業化收費 法規構建 產業生態
7月30日,上海浦東新區金橋、花木等區域迎來一批特殊的"出租車"——主駕位置空無一人,方向盤卻能自主轉動。這標志著上海市正式啟動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小馬智行、百度智行、賽可智能、強生出租、大眾出租、錦江出租、享道出行、友道智途等8家企業獲準開展商業化收費服務。
即便臺風"竹節草"攜風雨來襲,車輛仍按計劃運行,展現了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從測試到落地的關鍵突破。據悉上海市計劃推動浦東新區全域開放自動駕駛,并聯通奉賢、閔行等區域。
L4級自動駕駛的"硬實力"
此次投入運營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均達到L4級標準,可在限定區域內完全替代人類駕駛員。
以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為例,車輛搭載20余個高性能傳感器與HPC2.0計算平臺,AI算力超1300TOPS,實現360°無盲區感知。百度蘿卜快跑更憑借累計超1.7億公里的安全測試里程,成為全球最大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商。
"車輛能實時監測500米內行人、車輛的行動軌跡,遇到工地復雜路段可自動掉頭,暴雨中也會主動減速。"小馬智行工作人員介紹,每輛車配備7個攝像頭、4個激光雷達及毫米波雷達,可實時監測路面500個行人的行動軌跡,確保行駛安全。結合雙電源、雙制動系統等8大安全冗余設計,確保極端情況下仍能安全停車。遠程安全員則通過5G網絡實時監控,遇到臨時管制或突發路況時,可在30秒內接管控制權。
上海發布的《高級別自動駕駛引領區“模速智行”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載客突破600萬人次,開放道路超5000公里,覆蓋區域達2000平方公里。
臺風天實測
7月30日風雨交加,有媒體記者通過APP下單后,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1分鐘內穩穩停靠路邊。與傳統網約車不同,乘客僅能乘坐后排,需輸入手機尾號驗證身份。車輛起步后,在金橋地區復雜路況中平穩行駛,工地圍擋、積水路段均未造成干擾,甚至在暴雨中完成了一次自動變道超車。
目前,服務覆蓋浦東核心區域,采用“點到點”運營模式,運營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7:30-21:30,起步價3公里14元,后續每公里2.5元,價格參照傳統出租車。例如,強生出租的智能網聯汽車起步價為5公里16元,超出后每公里4元,與普通純電動出租車(3公里16元,超出后每公里2.7元)相近。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網聯汽車暫不收取等候費。
據透露,未來將拓展至世博展覽館、迪士尼及浦東機場接駁專線,并計劃年內部署500輛數據采集網約車,采集超1000萬個場景數據,推動端到端智能駕駛模型量產。
從法規到生態的全面構建
上海市浦東新區自2023年2月起施行《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明確交通事故責任由企業先行賠償,并可追溯至自動駕駛系統開發者、汽車制造商等。此外,每輛智能網聯汽車均投保高額保險,以應對潛在風險。
此次示范運營牌照的發放,標志著無人出租車從"測試"邁入"商業化收費"階段。《上海高級別自動駕駛引領區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成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形成萬億級產業集群。
產業合作模式上,小馬智行聯合錦江出租、百度智行與大眾交通集團合作,推動"技術+傳統出租車企業"的雙主體運營。友道智途則獲頒全國首張主駕無人智能重卡運營牌照,計劃在東海大橋實現L4級貨運車隊規模化運營。
智能網聯系統可減少30%無效繞行,試點區域早高峰平均車速提升15%;電動化無人出租車百公里能耗比燃油車低60%,預計2030年上海每年減少碳排放超100萬噸。值得關注的是,超2000名出租車司機已轉型為車輛安全員、數據標注員,再就業率達85%。
結語
"未來,無人駕駛出租車將覆蓋更多場景。"百度智行負責人透露,家庭出行場景將配備兒童安全座椅接口與語音交互系統,支持"迪士尼親子專線"定制服務;商務車型則提供車載投影、會議系統及保密通信功能,測試顯示差旅效率提升30%。
上海并非唯一在自動駕駛領域發力的城市。杭州、蘇州、南京等地已開通RoboTaxi示范線路,合肥、無錫等地亦推出無人駕駛公交服務。相較之下,上海通過法規創新與商業化運營結合,率先實現主駕無人的規模化落地,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