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CPI環比上漲百分之零點四——物價數據透露哪些積極信號
關鍵詞: 7月物價數據 CPI環比上漲 核心CPI回升 行業供需改善 價格低位回升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由降轉漲,上漲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連續3個月擴大……從7月物價數據中,能夠讀出哪些積極信號?
專家表示,7月份,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疊加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消費領域價格繼續呈現積極變化,物價運行出現邊際改善的跡象。
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介紹,CPI同比持平,主要受食品價格較低影響。受上年同期價格基數較高影響,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擴大1.3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29個百分點。
CPI環比上漲0.4%,漲幅高于季節性水平0.1個百分點。董莉娟分析,環比上漲主要受服務和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帶動。服務價格環比上漲0.6%,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26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六成多。受暑期出游旺季影響,飛機票、旅游、賓館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賃費價格環比漲幅均高于季節性水平。
工業消費品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7個百分點。董莉娟分析,一系列提振消費政策帶動需求持續回暖,疊加“618”促銷活動結束,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0.2%。其中,燃油小汽車、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均由連續5個月以上的下降轉為持平,家用器具、文娛耐用消費品等價格環比漲幅在0.5%至2.2%之間。
核心CPI同比持續回升。“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繼續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為2024年3月以來最高。”董莉娟說。
部分行業供需關系有所改善
7月份,PPI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為3月份以來環比降幅首次收窄。董莉娟表示,本月PPI環比變動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季節性因素疊加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部分行業價格下降。夏季高溫雨水天氣增多,一方面建筑項目施工進度放緩影響建材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地區河流水量充沛,水力發電對火力發電的補充替代作用明顯增強,電煤需求減少,電價下降。此外,在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領域價格下降。
——國內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帶動相關行業價格降幅收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煤炭、鋼材、光伏、水泥和鋰電等行業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價格環比降幅均比上月收窄。
PPI同比下降3.6%,降幅與上月相同。“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適時加力,部分行業供需關系有所改善,價格呈現積極變化。”董莉娟說,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相關行業價格同比回升。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重點產業產能治理逐步推進,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壯大,相關行業價格同比有所回升。此外,內需潛力持續釋放也拉動部分行業價格同比上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深入實施,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升級類消費需求增加拉動部分行業價格同比上漲。
下半年價格會低位溫和回升
“總的判斷,下半年價格會低位溫和回升。”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近日表示。
這一判斷有以下支撐因素:一是經濟保持穩定向好態勢,總需求持續擴張。二是相關政策尤其是擴內需政策繼續顯效,將拉動相關消費需求,有力推動消費品價格穩定回升。三是中央有關會議要求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這也有利于規范市場秩序、改善市場環境。四是假期效應還在顯現,會促進相關服務類價格穩定或者上行。五是技術性因素,下半年翹尾因素會減弱,對CPI、PPI下拉影響作用會遞減。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短期看,“反內卷”從供應端重塑行業供需結構,特別是對于產能過剩且利潤率低的行業,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緩解供需矛盾,進而推動物價回歸合理區間。
專家分析,接下來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措施會加力推進,將繼續對物價走勢形成重要支撐。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國內市場的傳導效應也將逐步減弱。綜合來看,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半年價格走勢總體平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