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H20芯片獲美出口許可入華,但中國市場疑慮仍存
關鍵詞: H20芯片 英偉達 美國出口管制 中國監管 美中技術戰
8月10日,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已正式批準英偉達公司向中國出口H20人工智能芯片的許可證申請,標志著這款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芯片得以突破出口管制限制。此次許可發放被視為美國對華科技政策的一次微妙調整,但中國監管部門的安全審查仍為H20的大規模采購蒙上陰影。
據報道,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于8月6日(星期三)再次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閉門會談。此次會面兩天后(8月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啟動H20芯片出口許可證的發放程序。此前,盡管特朗普政府于7月中旬撤銷對H20的出口禁令,但許可證審批流程停滯三周,引發英偉達方面不滿。
美國官員向路透社證實,H20芯片已被納入出口管制豁免清單,但強調“許可發放基于嚴格審查”。分析認為,此次政策調整或與英偉達的持續游說及美國半導體產業利益博弈相關。
性能受限與安全風險并存
H20芯片是英偉達為規避美國出口管制而設計的“特供版”產品,其性能僅為英偉達旗艦AI芯片H100的15%-30%。中國科技媒體指出,H20在算力、帶寬等核心指標上大幅縮水,主要面向對性能要求不高的推理場景,而非高端訓練任務。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將英偉達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芯片納入出口管制清單,理由是其可能被用于中國軍事領域。此舉引發英偉達強烈反對,公司曾警告稱,若禁令持續,其第二季度銷售額可能減少約80億美元。
隨后,黃仁勛多次向特朗普政府游說,強調H20芯片的性能僅為旗艦產品H100的15%-30%,并主張限制出口將加速中國本土技術替代進程。
更嚴峻的挑戰來自中國監管層面。7月31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約談英偉達,要求其提交H20芯片是否存在“漏洞或后門”的安全風險證明材料。英偉達方面則堅決否認其芯片存在任何“后門”或安全風險,公司首席安全官大衛·雷伯(David Reber Jr.)在博客中明確表示,英偉達的GPU產品不會包含任何可能損害用戶信任的漏洞或監控功能。
目前,中國科技企業尚未大規模采購H20,多數企業處于觀望狀態。
美中技術戰的新焦點
H20芯片的出口爭議折射出美中技術戰的復雜矛盾。美國安全官員認為,H20仍可能助力中國AI軍事應用;而英偉達則強調,中國市場占其數據中心收入的20%-25%,完全切斷供應將損害美企利益,而且“限制出口只會加速中國自主創新”。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AI芯片企業正加速追趕。華為昇騰、寒武紀等廠商已推出對標H100的產品,盡管性能仍有差距,但自主可控優勢顯著。分析指出,即使H20獲得許可,其性價比劣勢與安全審查風險可能限制其市場份額。
英偉達在聲明中表示,將“嚴格遵守出口法規,并與中國客戶合作滿足合規要求”。然而,中國監管部門的嚴苛審查預示著,H20能否真正打開中國市場仍取決于技術透明度與安全保障,若中國監管部門未能徹底消除安全疑慮,H20芯片的市場滲透率可能受限。
此次事件也引發業界對“特供版芯片”模式的反思。部分專家認為,過度依賴技術管制可能反推中國建立更獨立的半導體生態,而美企則在商業利益與地緣風險間持續權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