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受產能拖累,但iPhone本季有望銷售8000萬部
由于商家和電商平臺并沒有渲染“雙11”的戰果,因此這個“雙11”的銷售業績顯得寂靜了許多。不過,即使不宣布的成績,蘊含在其中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潛力依然存在,對于手機行業來說,蘋果iPhone又是最大的贏家,銷售額依舊問鼎“雙11”手機市場。
更主要的是,在中國市場的“雙11”“預熱”之后,蘋果公司在更大的全球市場,又會迎來“黑色星期五”和圣誕季的銷售旺季。在這個季度,蘋果公司的iPhone系列手機的銷售額必然會再上新臺階。由于市場缺乏真正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在高端市場,沒有華為的“攪局”,蘋果公司幾乎是一枝獨秀。
這也是市場分析機構看好蘋果iPhone系列在本季度銷售突破的關鍵所在,唯一遺憾的是,由于供應鏈的問題,蘋果iPhone13系列即使有好的預期,也難以有足夠的貨源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因為產業鏈的短缺,致使iPhone 13系列在本季度的銷售能力和出貨量或許會有所降低。
不過,即使如此,有分析機構預計,iPhone系列在本季度的出貨量將達到8000萬部左右。來自投資銀行韋德布什的稱,盡管相關供應鏈仍存在問題,但蘋果可能在今年假日購物季售出逾8000萬部iPhone。韋德布什認為,“盡管仍存在芯片短缺和物流問題,但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對iPhone 13系列智能手機的需求巨大,這是一個積極信號,蘋果可能在本季度銷售超過8000萬部iPhone設備,而功能更強大的Pro版機型則使得蘋果iPhone業務的每用戶平均利潤更高。”
該機構預測,僅僅在“黑色星期五”和圣誕節期間,蘋果就有望售出約4000萬部iPhone,速度或將創下假日購物季的銷售記錄。當然,分析師每次都不忘記對中國市場的需求進行重點分析,給出的理由是中國市場估計有1500萬升級iPhone 13系列智能手機的用戶。而參照的潛在理由其實是中國市場還有大量的iPhone 6S、iPhone7系列用戶,這部分用戶是潛在的升級用戶。
在9月份,IDC研究統計的數據顯示,蘋果公司的iPhone 13在新品手機中的占比最大,占新品整體比重超過60%,在中國市場的線上核心渠道占比更大。這也讓其在中國市場擁有非常強勁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更是首屈一指,可以預計的是,在這個季度,蘋果的營收會再上新臺階。不過,我們觀察在未來,蘋果也面臨著幾方面的問題:
其一是產能問題什么時候可以徹底解決?目前看蘋果公司把部分iPad的產能釋放給iPhone 13系列,對于iPhone 13的產能會有一定的幫助,不過對于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系列的影響還存在,這兩款高端產品的供貨等待時間還比較長。
其二是蘋果折疊屏手機什么時候可以推出?雖然三星目前在高端市場的份額不如蘋果公司,不過其Galaxy Z Fold、Galaxy Z Flip市場表現不錯,這個系列被看作是挑戰蘋果高端市場的強力產品,在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時候,折疊屏手機無疑給市場帶來了一抹亮色。而蘋果公司的折疊屏手機還遙遙無期。
其三是隨著蘋果新一代iPhone 13 SE的即將推出,能不能在新興市場獲得機會?其實蘋果iPhone 13的價格已經越來越“平民化”,而且在一些市場還出現了“破發”情況,說明市場的需求相比高端產品,有一定的飽和趨勢,iPhone 13 SE還有必要推出嗎?
其四是打完了價格牌之后,iPhone 13系列產品還有多大的潛力?用戶的購買力雖然有一定的釋放,不過,用戶對于iPhone 13的追逐力度也在衰退。而App Store的壟斷嫌疑,以及Epic的訴訟執行期越來越臨近,如果App Store開放第三方支付之后,對于蘋果服務生態的沖擊是不可避免的。蘋果公司如何化解這種潛在的壓力?
無論如何,這個季度對于蘋果來說,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最佳時機,也是iPhone 13大賣的關鍵季度。由于有圣誕季、“黑色星期五”和中國市場的“雙11”大促,對于出貨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而產能的壓力也在逐步緩解,對蘋果公司來說,都是利好。而對競爭對手來說,縮小和蘋果之間的差距,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質量和應用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打價格戰。
